新闻资讯
LASTEST NEWS
通过波动光学模拟揭示湍流
光学遥感成像和传感对于许多应用和行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需求量很大。更重要的是,电磁光谱(波长范围从 8 µm 到 12 µm)的长波红外区域 (LWIR) 中的高性能波长辨别对民用和军用应用都极具吸引力。特别重要的是实现具有光谱选择性的片上全被动热成像,允许远程目标识别,而无需任何照明光源,因为物体在 LWIR 光谱带中的辐射仅由于其室温而发射。
新技术:可将纳米材料制造工艺提升到新水平(丹麦技术大学)
丹麦技术大学(DTU)与 Graphene Flagship 研究团队,刚刚介绍了一种可将纳米材料制造工艺提升到新水平的新技术。据悉,2D 材料的精确“图案化”,是利用其机型计算和存储的一种方法。不过与当前的技术相比,新方案可为 10nm 以下的纳米材料,带来更高的性能、以及更低的功耗。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在高手性度自旋传输的光子器件研究中取得进展
设计并制备了用于实现确定性圆偏振光定向路由和分束功能的紧凑手性光子器件,集成了量子点作为量子光源,并观测到了圆偏振光子的定向发射和分束,获得的手性对比度高达0.84。
中国科大成功研制分布式光纤地震传感设备
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陈旸、赵东锋团队与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王宝善、姚华建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光纤声波/振动传感(DAS)系统,该设备使用现有通讯光缆可进行地震监测、地质灾害预测、地下结构成像、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
西安光机所在计算光学显微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比较了30组不同样本CFPM的成像情况,相比于传统方法,CFPM以平均0.4%的精度牺牲代价换得了数据采集和重构时间2/3的缩减,使彩色成像的效率有了较大提升
上海光机所:ASE源应用于同向单频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可能性
探索放大的自发辐射(ASE)源同向泵浦单频拉曼放大器的输出特性,揭示了低噪声的ASE源能够在同向泵浦单频拉曼放大器时不展宽信号光线宽。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同向泵浦单频拉曼放大器的新思路。
高手性度自旋传输的光子器件取得新进展----中科院物理所
目前,在光纤、波导、金属界面等体系中已经有了一些微纳尺度的手性量子光学器件。然而这些器件的功能较为简单,集成度较低,无法满足光量子网络的集成度要求。因此为了实现高度集成的光量子网络,亟需进一步提升手性光子器件的功能性和复杂性。
突破性进展:我国小型化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又上新台阶!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超强超短激光装置,首次实现了基于激光加速器的小型化自由电子激光放大输出,对于发展小型化、低成本自由电子激光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在快照压缩成像研究中获进展
由于深度学习框架的压缩效率和内置去噪能力比传统的JPEG压缩显著提高,因此,能够高保真地重建压缩比高达30的原位系列图像或视频。使用这一策略可以节省大量的编码能力、内存和传输带宽。这一技术将有望在电镜和其他成像技术的大数据存储中获得广泛应用。
5D成像--光谱体积压缩超快摄影在单个快照中同时捕获5D信息
信息丰富的光学成像可以提供多维信息,以实现对检测到的目标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洞察神秘和未知的世界。凭借其在皮秒甚至飞秒时间尺度上捕捉动态场景的能力,超快多维光学成像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中的超快现象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
破世界纪录!成都造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23.47%
通威太阳能利用PERC量产设备,通过电池制程工艺创新,M6大尺寸全面积,电池转化效率可达23.47%,并经ISO/IEC 17025第三方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创造了M6大尺寸全面积产业化PERC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
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探测引力波 速度提升好几个数量级
当引力波在2015年首次被先进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时,它们在科学界掀起了一阵“涟漪”,因为它们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另一个理论,标志着引力波天文学的诞生。五年后,许多引力波源被探测到,包括首次观测到两颗碰撞的中子星的引力波和电磁波。